松铃

这由不得你

 

李文忠——上天赐予大明开国的礼物

        我真的,无限制地喜欢李文忠,明朝最喜欢的两位将领——李文忠、李定国,后者太过于美强惨,暂且先放一放,但李文忠,每次读《明史》原文都足以让我不停地冒星星眼,他太完美了,几乎你能够想到的所有高贵的人格、所有高强的能力,他都有。

       虽然已经写过关于李文忠的生平专题了,但最近写到李景隆的章节,还是忍不住再回顾一遍李文忠的事迹。

       关于李文忠的生平之前的专题已经讲过很多了,这里主要讲一下《明史》中那些戳中我心巴的地方。

       他十四岁于乱世中找到自己的舅舅朱元璋后,一直跟随范祖乾、胡翰两位先生读书,“读书颖敏如素习”,意思就是他读书悟性极高,明明第一次看书,却仿佛这本书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不久胡翰便向朱元璋感慨,“这孩子太聪明了,只怕我教不了他多久。”

        李文忠十九岁那年,朱元璋刚攻下应天,当时正在用全力跟张士诚争夺常州,以至于没有多余的兵力再去支援攻打池州的常遇春,当时常遇春也是兵疲力竭,朱元璋可能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李文忠上了战场,没想到李文忠第一次率自己的亲军出战便打败了一直很嚣张的赵普胜,“骁勇冠诸将”——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也就意味着他作战上不输徐达、常遇春、朱文正、邵荣等将领。

       至于进攻淳安,降服千余众,之所以专门在这里提出来,因为在李文忠的列传中,“降”字出现的概率很高。许是因为李文忠的父母从小给他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李文忠虽然骁勇无双,却从不滥杀无辜,更不喜欢杀人,若是能收服降兵,他不会再动兵刃的……这是独属于强者的伟大,是基于自身实力强大的仁慈。


       与此相关的,那便是李文忠作战时的各种巧劲,比如,他会在击破陆军后,将斩获的首级系在竹筏上让其顺流而下,不战而屈人之水军。

       同时,李文忠除了极强的军事作战能力,他的政治才能也从严州开始慢慢发光。他“禁焚掠,示恩信”,还亲自前往山谷中请躲避战乱的郑氏大族重回严州,以亲兵相护(郑氏一族在当地威望很高,而且郑家的家训、家风对当地影响也非常深),从此奠定下了严州作为朱元璋浙江一带坚定后方的基础。

       之后便又是招降完者的三万甲兵,又是“降”,第二次出现了哦。


       另外就是他的一些日常战术,还有那身先士卒的精神与义气,此处又有几个“降”字,正是因为李文忠对李明道、王汉二的“释而礼之”,才有了李明道、王汉二向朱元璋告密陈友谅此时中军空虚,让朱元璋这年取得了对陈友谅的一大胜利。

       自胡大海死后,李文忠正式代领浙东诸地,为朱元璋全身心地对付陈友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东边战线的基础。


       但是更大的官职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张士诚就像一块臭皮糖一样黏在严州附近不停地骚扰,此时因胡大海、朱文刚、朱文逊等人牺牲以及陈友谅的反攻,朱元璋已经没有能力再给李文忠拨兵遣将了。李文忠便借邵荣、徐达讨伐处州的名义吓跑了诸全的张士信(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谢再兴和胡德济的功劳)。

       什么叫智慧?这就叫智慧。

       后来谢再兴叛降张士诚,又是李文忠率军亲自将其打败。


        然后便是李文忠建国前最著名的新城一战了!

        李伯升作为张士诚手下大将,带二十万精兵进攻形成,直指严州,而李文忠此时手里不过几万兵卒而已,同时设备、粮草都跟不上。

       但是李文忠通过李云龙似的画饼忽悠(“彼军辎重山积,此天富汝曹也”——看见没?李伯升带来的粮食,都是送给我们的)、再加上装神弄鬼的占卜(“会有白气自东北来覆军上,占之曰必胜”)、还有最后李文忠身先士卒、无畏生死的拼杀和极其高强的武功,终于战胜了李伯升的二十万大军。

        李文忠率领数十名骑兵,就敢直冲李伯升二十万大军中坚,遭李伯升精骑重重包围,仍能够纵骑驰突,所向披靡、击溃敌军,真乃战神下凡也!

      我每次读到这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了,总之我的眼睛都在冒粉红泡泡,这还能有再帅一点的吗?


        一战击溃张士诚大军后,李文忠平常依旧是那个“降兵不杀”、“善待百姓”的正面阎王背面慈父的平章大人,而这一段文字中的最后一句话,似乎明初将领的事迹记录中,只有李文忠才有——命军中收养道上弃儿,所全活无算。

       许是看着饿殍遍野便想起了已故的母亲和战乱中颠沛流离的自己,李文忠率军一路收养被遗弃的孩童和流浪儿,使无数身处战乱中的孩子活了下来,我愿称他为活菩萨!

      天呐!朱元璋上辈子一定积德行善了不知多少,才换来了这么一个外甥。


       “苟利于国,专之可也!”

        将帅的能力,也体现在随机应变上,这一点,李文忠也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战神,不论是洪武二年代常遇春整军回师,还是洪武五年的阿鲁浑河一战,都是他个人能力的极大体现。



        然后就是阿鲁浑河一战,李文忠一箭将上前挑衅的元军先锋射杀下马(出自李文忠的神道碑、行状等资料),之后李文忠马中飞箭,只能下马作战,前有亲兵刘义为他誓死挡剑,后有指挥使李荣不顾自身安危将自己的战马交给李文忠……如果不是平日里李文忠便对身边的人十分珍重,还会如此吗?

       以至于这一战结束,李文忠率军向西行军近五月,才迂回从山西回京,保留了东路军极大的有生力量,这种作战意识,可以说是明朝将领中top 0的级别了。


       作为一个全能型的六边形战士,李文忠在财政钱粮管理、工程筑城、兴修水利、文化教育、军事谋略、政治上均有着非常强的才能,也正因为如此,李文忠最后的去世,才不得不被人质疑,是否因为他的过于耀眼,使得朱元璋不得不为了朱标考虑而忌惮于他。

      以至于先拆了李文忠的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又将李文忠手下的将领寻由诛杀,最后如果不是马皇后拦着,可能就连李文忠一起杀了。


         李文忠死于洪武十七年,实在过于英年早逝。

         真要谈到朱棣所说的“周公辅政”,其实也只有李文忠才最有资格,也最合适吧。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谈,如有不同见解,可一笑置之】

        {关于李文忠生平事迹的全线梳理——}

        1.【出身背景、初露锋芒】https://wangjm969.lofter.com/post/311045dd_2b4ccf442

        2.【辉煌时刻】https://wangjm969.lofter.com/post/311045dd_2b4cd1f94

        3.【不可思议的阿鲁浑河之战】https://wangjm969.lofter.com/post/311045dd_2b4ce4621

        4.【君子行缘以义,死而无憾】https://wangjm969.lofter.com/post/311045dd_2b507be8a

  19 6
评论(6)
热度(19)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松铃 | Powered by LOFTER